谁又愿分骨肉
“谁又愿分骨肉”——这句古诗道出了世间父母对子女割舍不下的深情。古往今来,多少离散的故事让人扼腕叹息,多少骨肉分离的悲剧令人痛彻心扉。
孟姜女的丈夫被征发修长城,音讯杳然。她不远万里跋涉,翻山越岭寻夫,最终在万里长城下见到丈夫的遗骸。当墙倒人现,眼前那熟悉的身影却已阴阳两隔。孟姜女悲愤交加,痛哭彻夜,泪水化作滔滔洪流,冲垮了坚固的长城。
南宋末年,陆秀夫背负幼帝赵昺逃亡,一路颠沛流离。最终在崖山,他们被元兵逼至绝境。陆秀夫悲壮地抱着幼帝跳海殉国。这一舍生取义的壮举,感天动地,却也让人不禁心碎:幼小的赵昺,何其无辜,却要承受如此残酷的命运?
现代社会,骨肉分离的悲剧依然在上演。父母外出务工,子女留守家中,亲情的纽带被遥远的空间隔断。孩子在思念中长大,父母在牵挂中变老。一年又一年,骨肉相离,心却相连。
有谁愿意分骨肉?没有父母愿意与自己的孩子分离,没有子女愿意与自己的父母天各一方。亲情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,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哪怕相隔千里,也无法阻断彼此之间的牵挂。
然而,命运无常,有时会将我们推入两难的境地,迫使我们做出艰难的选择。为了生存,为了事业,我们不得不背井离乡,不得不与亲人分隔两地。
但即使分离,亲情也不会消失。思念化作无形的纽带,将我们紧紧相连。佳节之时,一轮明月寄托着我们的思念;电话里,一句问候承载着我们的牵挂。骨肉虽分,心却相依,这便是亲情的伟大和力量。
“谁又愿分骨肉”,这句古诗不仅是一种感叹,更是一种希冀。愿天下所有父母和子女都能够相伴左右,享受亲情的美好。愿骨肉分离的悲剧不再上演,让亲情在世间永远绽放光彩。